(本网讯 罗玲)金秋送爽,药香满园。为积极响应孝感市“健康中国,安全用药”科普行动月号召,弘扬中医药文化,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,9月28日下午,医学院在药用植物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园中识本草,实践悟药香”科普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特邀孝感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熊云珍,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、孝感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范海洲莅临现场指导,药学教研室主任高保英副教授主讲,吸引了来自医学院、卫生技术学院、机电学院等50余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。

高保英老师以“移动课堂”形式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药用植物学课程。她从植物的科属、形态特征讲到性味归经、功效主治,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园中各种药用植物。同学们围拢在老师身边,认真聆听,时而俯身观察,时而提问交流,在真实的场景中加深了对《药用植物学》理论知识的理解。

在实践环节。同学们被分为清洗组、采挖组、切制组和劳动组四个大组,其中采挖组又细分为四个小组,分别负责采挖天冬、丹参、百合、地榆四种常用中药材。

采挖组的同学们在熊云珍和范海洲两位药学专家的亲手指导下,小心翼翼地使用工具,辨别药材的成熟部位,学习如何完整地采挖出根部药材而不损其药效。从泥土中探寻宝藏的过程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“谁知盘中药,片片皆辛苦”的来之不易。

清洗组的同学们则化身“清洁卫士”,将采挖出的新鲜药材用清水反复漂洗,去除泥沙与杂质。他们动作细致,相互协作,确保每一株药材都洁净如新,为后续的加工做好准备。
切制组的工作更是充满了传统炮制技艺的韵味。同学们在老师示范下,学习如何使用药刀对清洗后的药材进行切制。切片厚薄、大小都直接影响药材的干燥速度和有效成分的煎出,这一环节让药学专业的同学们对“遵古炮制”的重要性有了直观认识。

劳动组的同学们则拿起镰刀、铁锹、水桶等劳动工具,为药用植物除草、松土、浇水等日常维护,他们用汗水浇灌这片知识的沃土,保证了药用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。
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秩序井然。不同院系、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在协作中增进友谊,在实践中融合知识,加深了对药用植物的了解。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吕佳艳的同学表示:“亲手采挖丹参,才知道它‘活血化瘀’的功效原来就藏在这红色的根里,这比在书本上看图片印象深多了!”,来自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刘毅同学也感慨道:“没想到工科生也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,我们了解了中药从种植到加工的整个过程,真是让我大开眼界,受益匪浅。”

此次“园中识本草,实践悟药香”科普实践活动,是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、突出交叉融合、推动学科群协同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。它不仅是一堂精彩的中药实践课,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和传统文化课,让“健康中国,安全用药”的理念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,为培养复合型、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(审核:高想清)